系统休眠文件可以删除吗?
时间 : 2025-04-22 编辑 : DNS智能解析专家 来源 : 51DNS.COM
相信不少人已经发现,计算机随着我们使用时间的拉长,它的磁盘空就会莫名其妙地 “缩水” ,尽管我们定期的清理垃圾文件,磁盘空间的大小依然保持只降不增的趋势,那这是为什么呢?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之一很可能就是系统休眠文件。那什么是系统休眠文件呢?可以删除这个文件来增加磁盘的大小吗?下面,就由小编为您进行解答。
一、系统休眠文件是什么?
什么是系统休眠文件?它是系统在启用休眠功能时,用于保存计算机当前内存状态的文件。那么它有什么用呢?当我们让计算机进入休眠模式时,系统会将内存中所有的数据写入到这个文件中,然后关闭计算机。这样一来,当我们再次唤醒计算机时,系统就可以直接从休眠文件中读取数据,将计算机恢复到休眠前的状态,而无需重新加载操作系统和打开的程序,从而大大节省了启动时间,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使用体验。
二、系统休眠文件会占用多少空间?
想要删除系统休眠文件,首先你要知道文件在哪里。在不修改的前提下系统休眠文通常存储在C的根目录下。由于它保存的是内存中的所有数据,所以其大小通常与计算机的物理内存大小相等。例如,如果你的计算机配备了16GB的内存,那么系统休眠文件的大小也大约是16GB。正是因为它占用了不少的内存,那我们可以直接删除这个文件吗?
三、系统休眠文件可以删除吗?
从技术角度来讲,系统休眠文件是可以删除的。但是在决定删除之前,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删除它可能带来的利弊。
1、删除系统休眠文件的好处: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够释放磁盘空间。对于一些磁盘容量较小的计算机,尤其是固态硬盘(SSD),删除休眠文件可以有效缓解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,为安装其他软件、存储文件等腾出更多空间。此外,如果你几乎从不使用计算机的休眠功能,那么保留这个文件就显得有些多余,删除它可以让磁盘空间得到更合理的利用。
2、删除系统休眠文件的弊端:一旦删除系统休眠文件,计算机的休眠功能将无法正常使用。如果你习惯了使用休眠功能来快速恢复工作状态,那么删除休眠文件后,你只能选择关机、睡眠等其他模式。睡眠模式虽然也能快速恢复计算机状态,但它依赖于电源供应,一旦断电,内存中的数据就会丢失;而关机再开机则需要重新加载操作系统和程序,启动时间相对较长,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。此外,在某些特定的系统环境或软件应用场景下,可能会因为缺少休眠文件而出现兼容性问题,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,但也需要我们在删除前加以考虑。
四、系统休眠文件怎么删除?
1、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命令提示符:在Windows搜索栏中输入“cmd”,找到 “命令提示符” 应用,右键点击并选择 “以管理员身份运行”。
2、执行命令: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“powercfg -h off”,然后按下回车键。这个命令的作用是关闭系统休眠功能,同时删除休眠文件。执行成功后,你会发现C盘根目录下的“hiberfil.sys”文件消失了,磁盘空间也相应得到了释放。